发布时间:2025-10-16 23:48:02    次浏览
说起“牛皮癣”那是人人恨,不仅有损城市的市容,更是损害城市的文明形象! 7月18日,东莞市文明办向全市各部门、各镇街下发了《关于整治“城市牛皮癣”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提出了富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七大对策,为全面彻底无死角整治“城市牛皮癣”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这也是继建立城市“牛皮癣”号码停机处理工作机制后,东莞市全面整治“城市牛皮癣”的又一重要举措。什么是“城市牛皮癣”?“城市牛皮癣”是指未经批准,擅自在城市树木、地面、建筑物、构筑物表面或其他设施上采用张贴、涂写、刻画、喷印等手段产生的各种经营性招贴物和有碍市容的字画,俗称“牛皮癣”。 “城市牛皮癣”不仅影响城市形象,也反映一个城市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市民的综合素质,因其量大面广,花样百出,根治难度大,已成为全国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各地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整治,却如同“割韭菜”般难以根除。 “城市牛皮癣”的演变过程《工作指引》科学分析“城市牛皮癣”的演变过程指出,多年前的“城市牛皮癣”,是在电线杆上用浆糊粘贴的出租、转让、招工等纸质小广告,清理难度不大。后来发展为形形色色的“性病”、“老中医”、“祖传秘方”之类,虽然多,但清理难度也不太大。随着科技进步,制“癣”者的“武器”已更新换代,大量使用雕板、喷枪等手段,这种“牛皮癣”清理起来十分困难。现在的“牛皮癣”又已演变为网络、手机短信、手机直呼等新方式,更加隐秘,其危害性更大。 市文明办支招整治“牛皮癣”三大通信运营商“截源”严格执行《广东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对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以及树木上涂写、刻画或者未经批准张挂、张贴宣传品的,由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责令其限期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并可处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严格落实城市“牛皮癣”号码停机处理工作机制在网络、通信工具中的“牛皮癣”,三大通信运营商要加大监管力度,狠查信息源,采取措施,推广高频呼叫号码的信息提醒,从源头上遏制“牛皮癣”。运用高科技清癣针对建筑物墙面上黑色字体类的“牛皮癣”,可用药水喷洗。针对立柱建筑物上贴的小广告,可使用电动钢丝刷头等辅助工具。针对大面积的张贴“牛皮癣”,可使用高压水枪进行清除。运用高科技系列产品,对城市建筑物、市政设施等构筑物上进行防粘底材处理,使构筑物具有硬度高、耐磨性、韧性和抗划伤性强的功能,不仅可以有效预防粘贴型“牛皮癣”,还可以使涂写型“牛皮癣”变得极易清理,对户外构筑物达到防护和美化作用。对制癣者进行教育监管在报纸、电视、LED屏大力宣传《广东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第四章的罚则,提高市民的城市意识和法律意识,并在媒体上对制“癣”者进行曝光。工商部门可在年检时或不定期地对小企业、小店面经营者进行教育和监管,从源头上遏制服务性“牛皮癣”的产生。通过官方微博、微信、报纸等平台,对此进行大力宣传,倡导个体小商户通过合法的形式进行商业宣传,减少“牛皮癣”发布群体;倡导市民支持“牛皮癣”综合治理,支持东莞市文明创建工作。设置便民信息发布平台增建实体社会信息公告栏的同时,通过各镇街政府网开辟专门栏目,以社区为单位,建立“网上便民服务信息公告栏”,并通过官微加大宣传,倡导市民共同参与、支持“牛皮癣”整治。各镇街通过便民服务的形式疏导牛皮癣,可在各自的门户网站便民服务专栏设置便民商业信息发布平台,将通渠、抽污等便民类小个体户引导至该平台发布信息,信息经政府相关部门验证后,在网站进行上载刊登。另外,建议将网站划分社区(村),分区域刊登,便于市民根据各自地域及需求就近使用。多部门联合整治以市城管局牵头,公安、工商、卫生、通信等部门联合整治“城市牛皮癣”工作。禁止非法印刷小广告工商部门可对辖区内“牛皮癣”原材料供应商进行摸底调查,并与印刷、打字复印者签订责任书,不允许其从事非法小广告的印制,否则将追究责任。电信部门对“牛皮癣”号码进行实名登记入册,严把入网关。举报有奖对市民检举制“癣”者,一经查实即给予奖励。把“牛皮癣”增加到商铺“门前三包”之内,要求市民各自做好店铺门前的“门前四包”监管清理工作,举行达标竞赛活动,效果明显的,予以奖励。城市的干净整洁正如一个人的脸面也是体现一座城市里市民的文明素质 文明城市,你、我、他都有责任!